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🌿 本文同步刊登於康健平台 https://bit.ly/3dSrHpI

《黑暗中的曙光》

2012年初秋,我因診斷出肺腺癌末期而住進台大胸腔內科病房。嚴重咳嗽和肺積水,導致必須依賴氧氣機才能維持正常呼吸,甚至靠嗎啡來止痛。當我看著存活率的數字感到沮喪之際,主治醫師廖唯昱對我說:不要去管那些統計數字,每個人狀況都不同,我一定會盡力治療妳,妳只管跟我好好配合。霎那間我彷彿從絕望的黑暗深淵看見一道曙光。

化療期間很煎熬,噁心、嘔吐等副作用不斷消磨我的意志力,廖醫師鼓勵我:等妳病情控制住了,就可以去做很多想做的事情,所以一定要堅持下去。打完12次化療後,藥物出現抗藥性,也負擔不起每月20多萬元的標靶藥物(目前多款肺癌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),廖醫師很積極為我爭取進入新藥試驗計畫的機會,甚至切片時還囑咐外科醫師:我這個病患很在意自己的外表,記得傷口幫她縫漂亮一點。一旁的我被醫師這突如其來的話感動到眼淚快掉下來,原來我說的話,廖醫師有放在心上。

    這就是我的主治醫師,一位外表嚴肅但時刻關心病患的暖心醫師。

    藉由擔任客座編輯的機會,也與廖醫師針對醫病關係的課題展開以下對話:

文章標籤

Cincia(星希亞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🌿 星小編受邀擔任康健平台客座編輯本文同步刊登於康健平台  https://bit.ly/2AwolJV 
 
台灣有句俗語:「先生緣,主人福」,「先生」指的是醫師,「主人」則指病患,整句白話的說就是遇到對的醫師,是病患的福氣。而想和醫師結「福緣」,我認為病患應該先有以下幾點認知:

 一、醫學不是萬能  

      什麼是醫學,醫學之父Hippocrates(希波克拉底)說: “Cure sometimes, treat often, comfort always.(偶爾治癒, 常解痛苦, 永賜安慰)” 醫學是萬能的嗎?單純就這個問題問大家,我想應該所有人都會回答「不是」;但倘若今天你或家人去醫院看病,醫師診斷後說:「無法查出病因」或「這個病目前無法醫治」,再理智的人也很難接受這樣的回答,可能還會憤而指控醫師為庸醫。 醫學並不萬能,醫師也不是神,目前仍有許多疾病找不到病因,或是找到病因但無法治癒。面對疾病,醫學還有巨大的認知空白,我們必須認清理想和現實的差距,接受醫學是一門不完美的科學。

二、醫療不是消費

     有些人覺得去醫院看病是花了錢的,我就是消費者。買的是醫生專業的診斷、治療,以及護理、檢查、藥物、住院等服務,要求醫護人員提供「顧客至上」的服務。那醫療是消費嗎?當然不是。如果醫療是消費,那麼消費的品項、流程和結果應該是確定好的。但是,醫療行為有辦法這麼確定嗎?

     我認為醫療不可被當成一般的消費,最主要的原因是醫療服務的對象是病患,必須有更真誠的服務心志。每個病患都是不同個體,即使罹患同一種疾病,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,以肺腺癌為例,即使同樣檢測出有EGFR基因突變,一線標靶藥物就有艾瑞莎(Iressa)、得舒緩(Tarceva)以及妥復克(Giotrif)三種選擇,但是對於 exon 20 insertion所造成的EGFR突變,則上述三種 EGFR-TKIs 都無效。儘管採用相同藥物和劑量,藥物有效性、副作用大小、用藥期間長短也是因人而異。

      再者,醫療的方法本身也有相當程度的危險性,例如藥物毒性、手術、侵入式檢查、影像檢查的輻射等,但為了診斷和治病而成為必要措施。每個病患都期盼遇到仁心仁術、視病猶親的良醫,而不是過於商業化、汲汲於名利的醫者。既然不想被商業化對待,那麼我們也不該用一般商品買賣或服務交易的心態去看待醫療服務,而是用尊重、信任的態度來對待醫護人員,並珍惜寶貴的醫療資源。

文章標籤

Cincia(星希亞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黃象.jpg

最近和一位癌症病患的家屬聊天(實際上是聽他倒苦水),他的父親一年前被診斷出大腸癌三期,辛苦地完成了手術和化療後,因為懼怕癌症復發必須重新接受治療,每天緊張兮兮、憂心忡忡過日子,連帶家人也感覺壓力沈重。他父親在確診前喜歡大魚大肉,所以把自己會罹癌歸咎於吃肉,決定改吃素食,並和家人說:「從現在開始,家裡餐桌上不准出現肉,你們如果想,就在外面吃飽再回家。」不只飲食方面,他的父親還要徹底改掉過往的生活方式,例如停止家中Wi-Fi禁用微波爐等,完全沒有徵詢家人的意見就去做,家人雖然無奈卻也只能接受。

文章標籤

Cincia(星希亞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